搜索

湖北省鄂西地质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E'XI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of Hubei province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湖光路4号金地广场   电话:0717-7855883   传真:0717-7855883

版权归  湖北省鄂西地质工程勘察院  所有    鄂ICP备1801938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宜昌

文化建设

资讯详情

团结拼搏的集体——记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分类:
党政文化
2013/11/22 01:29
浏览量
  “工勘院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组”是专为承接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下达的工勘院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而成立的。从工勘院承接两个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之日起,院领导就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工勘院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勘查设计指挥部”,院长肖春锦亲任指挥长,下设兴山县杨家院子滑坡项目组和小河居委会滑坡项目组。
  这两个项目组集中了工勘院的精干技术力量,发扬了地质人不怕吃苦、团结拚搏的精神,顶着高温酷暑战斗在勘查工作的最前沿阵地上。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7月13日,工勘院在宜昌地质勘探大队十八楼会议室召开了《工勘院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勘查设计动员大会》,工勘院领导和有关工勘院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组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宜昌地质勘探大队队长程文、书记宋银桥、总工罗洪、分管工勘市场队长张所邦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二、占高温,斗酷暑,提前完成野外任务
  兴山县的两个地灾项目野外工作时间正是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我们两个项目组是7月18日进驻工地,那时正值高温酷暑,勘探地点又在兴山县温度最高的高阳镇上,真是热上加热啊。在这样的气温下进行野外作业异常的艰难,太阳太毒了,胳膊和脖子在短短一天时间里就被晒的通红,有被灼伤痛痛的感觉,没有别办法,大家只好在如此高温的天气里放弃穿短袖衣服,套上较厚的长袖工装进行工作。十点鈡的太阳就可以让人感受到“热量”了,工作区离能通车的地方还有很长的一截山路,为了避开这“热量”,大家每天六点多就出门了。就算是这样,每次爬山一样会汗流浃背,衣服往往在还没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就全湿透了。每当爬到一个山头休息的时候,大家就脱去外套平铺在地上进行晾晒,就这样打湿、晒干,再打湿再晒干,我们自己都被自己的汗味熏得恶心。头上还要按照施工要求戴着厚重的安全帽,带子勒下巴的地方直接就起了一片红点,又痒又蛰。
  早上大家一般吃的都很多,而且会喝一大盆稀饭,就算撑的难受也要吃下去,因为大家中午都不吃饭,天气实在是太热了,热的人吃不下饭,早上带的馍馍往往不到中午就酸了,就算不酸也因馍馍太干,吃起来要喝很多水而放弃。 
  一天中最难熬的时间是3点-5点,那时候的太阳特别有穿透力,烤的地面异常的火热,地表温度很高,连厚厚的登山鞋都搁不住地面火热的温度,大家尽量不停的走动,不在一个地方站立或停留,但在分层其间必须在原地标记记录,登山鞋里的脚底板被烫得生疼,坐在石头上屁股又烫的疼,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坐立难安了,铅笔盒放在太阳下晒一会儿就狠烫手,里面的橡皮会变得软软的。过了5点鈡就可以感觉到气温开始慢慢下降,人也觉得舒服多了,大家会再次打起精神奋力的干活儿。为了早日完成工作,在野外编录期间,我们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1点-11点半才回到驻地,夜里又把原始资料整理好,到凌晨三、四点钟才休息。
  回到驻地后,大家胃口大开,将两顿变为一顿,狼吞虎咽、疾风暴雨般的扫尽桌上的食物,然后打盆热水,释放出自己被捂了一天的一双臭脚,清洗过程中房间的空气直接就变了味,但是,谁也不会在乎这个了,疲劳后的放松让大家倒到床上就睡着了。
  就是这样白天顶着烈日在工地上编录,晚上整理原始资料,第二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项目组成员最终在8月26日提前完成了野外工作,回到院里整理室内资料并进行报告的编写工作。
  三、亲监工地,现场指导
  7月31日,工勘院院长肖春锦亲自到施工现场,检查工作完成情况,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那天,正值高温季节,由于宜秭公路路况不好,肖院长一行抵达施工现场时已是正午12点,太阳正高高地挂在空中,地上冒着热气,肖院长检查了技术员的现场资料后,又到机台看望机台施工作业人员,亲自检查了采取的土样和岩样,对不合格的土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直忙到下午两点多,随后又到项目部检查了他们的生活状况,细心地问他们还有什么需要,院领导一定帮助解决。
  在项目部,肖院长又临时召开了项目部会议,对此次检查情况做了总结,对不足的部分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项目部成员继续努力,争取提前完成野外施工任务。
  四、团结拚搏,再创佳绩
  从项目进场施工开始,到项目结束,项目组成员靠自己的吃苦耐劳、顽强拚搏赢得了甲方监理人员的认可,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获得了甲方的一致好评,他们所整理的野外工作已经全部验收优秀。第一次担当重任的两个项目经理回到院里又开始繁锁的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
  在地质工作中总有许多的感动,时刻在我们身边发生,兴山地灾项目部的成员们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军印象,他们就是一群敢于吃苦,敢于挑战的地质英雄。面对中午地表温度接近40°C的野外作业,面对随时可能有大水发生的灾难挑战,面对农民对工作过程中的种种阻碍,我们的项目部成员们从未气馁,不言放弃,硬是靠着一种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拼劲以最专业的水准进行着一个个机台的地质编录工作,为进一步奠定工勘院承担局管地灾项目的基础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在寸草不生的土地上面对炎炎烈日的暴晒,面对蚊虫叮咬,靠着院领导的精心策划,项目经理的合理分工,以及项目组成员的同心协力,硬是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在极其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完成了任务。其中,杨家院子项目布设钻孔15个,完成总进尺278.1米,施工探槽13个,开挖土方107.5方,布设剖面线4条,完成工程地质测绘0.252㎞2,实际测量剖面1649米;小河居委会项目布设钻孔4个,完成总进尺90.3米,施工探槽10个,开挖土方44.9方,布设剖面线2条,完成工程地质测绘0.043㎞2,实际测量剖面430米;他们每天在太阳炙烤的38℃以上的高温下条件下连续作业,以其熟练而又精湛的技术水准为三峡库区移民提供依据。这些都是我们的无名英雄,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地质勘查事业谱写奋斗的凯歌。
  让我们向奋斗不懈的精神致敬,向生产一线的英雄致敬!